1、中意合作文物保護修復項目
中意合作文物保護修復培訓項目是意大利外交部發展合作司與我國商務部、國家文物局通過資金和技術無償援助的形式合作實施的培訓項目,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建設壁畫、紙張、紡織物保護修復和科學檢測4個實驗室。截至2009年底,已成功舉辦兩期,完成論文整理和資料編輯、實驗室建設(包括紅外紫外視頻系統、激光清洗機及修復設備等在內的第三批意大利援助設備在2008年底運抵我院,2009年2月前完成安裝、調試及人員培訓工作。),舉辦“激光清洗技術在無機質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培訓班、“天衣有縫-古代紡織品文物修復學術研討會”及“中國古代紡織品修復成果展”等。專業科研人員的教育培訓成績突出,受到國家文物局、商務部、意大利外交部、意大利文化遺產部等部門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予以了高度評價。

2、中日韓合作絲綢之路沿線文物保護修復技術人員培養計劃項目
根據中日韓三方簽署的項目計劃,2006-2007年度已舉辦土遺址現場保護培訓班,考古現場保護培訓班和紙張保護修復培訓班。2009年舉辦“古建筑保護修復”和“博物館技術”培訓班。

3、亞非、阿拉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官員研修班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06年圓滿完成“亞非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官員研修班”,2007年商務部委托的“亞非國家文物保護和管理研修班”、“阿拉伯國家文物保護修復技術人員培訓班”,成效顯著,不但得到商務部、國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國際影響。研修班學員回國后,有些國家的部長專門寫信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教學、培訓、后勤服務工作表示感謝和贊賞。


4、預防性保護:博物館藏品風險防范培訓班
國家文物局與ICCROM第一次合作舉辦國際培訓班。該課程是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強化培訓,包括講座、案例研究和實習。要求有較高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按計劃招收了20名學員,亞太地區10名,中國10名。 全程英語授課。由ICCROM、加拿大文物保護協會、荷蘭文化遺產研究所和我國清華大學等專家構成的教師團隊。對預防性保護的概念和博物館藏品保存過程的風險調查、風險分析、風險確定和解決建議等進行互動式授課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