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和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保護、研究現狀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各界的極大關注。由于長城建筑體系龐大、歷史悠久、結構復雜,近年來自然與人為破壞有加劇趨勢,從整體上來看,長城保護狀況不容樂觀。 2006年國家文物局啟動“長城保護工程”,力求摸清長城“家底”,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對長城的整體保護。 長城資源調查是“長城保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1)全面、準確掌握歷代長城的規模、分布、構成、走向及其時代、自然與人文環境、保護與管理現狀等基礎資料以及存在的問題。2)生產長城基礎地理信息和長城專題要素數據,發布長城長度等重要信息。3)建立科學、準確、翔實的長城記錄檔案和長城資源信息系統,為加強長城保護管理和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等。
圖一 長城自然破壞——植物侵蝕 圖二 長城自然破壞——風沙侵蝕 圖三 長城自然破壞——風蝕 圖四 長城自然破壞——動物破壞 圖五 受損墻體細部 圖六 長城人為破壞——墻體建房 圖七 長城人為破壞——城磚建房 圖八 長城人為破壞——人工取土 圖九 長城人為破壞——礦坑 圖一〇 長城人為破壞——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