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組織專家對我院承擔的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2019年度)進行了驗收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項目嚴格按照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批復方案(藏文物字〔2019〕92號)開展搶救性修復、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等工作,完成了合同書約定的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實施效果良好;項目管理規范、驗收資料齊全、檔案記錄完整,同意項目結項。 “布達拉宮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系國務院部署的重大項目。2018年7月27日,李克強總理在布達拉宮考察文物保護工作時作出了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布達拉宮古籍文獻文物的重要指示。受布達拉宮管理處委托,我院編制了《布達拉宮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利用總體方案》和《總體規劃》,計劃對400余函貝葉經文物及重要藏文經文物開展搶救保護、預防性保護、數字化及展示工作,項目周期為10年。2020年4月底,我院正式承擔2019年度項目。至2021年7月,圓滿完成合同任務,完成36函共20772頁珍貴古籍文物的病害調查、保護修復及保護修復檔案編制工作;完成3500面貝葉經文物的高光譜掃描;完成貝葉經和古籍文獻自動病害識別軟件研發、貝葉經病害及圖示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及古籍文獻及貝葉經數據庫軟件系統研發;初步建成環境監測系統平臺,完成布達拉宮貝葉庫、第一經書庫、第二經書庫、殊勝三界殿、持明佛殿、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西印經院處年度環境檢測工作;完成古籍文物存貯與包裝各類材料安全性、穩定性進行評價研究;完成布達拉宮鼠害監測年度工作;完成西印經院臨時庫房與地壟庫房設計、改造和柜架安裝;完成貝葉經與大藏經編碼標準、編目體例編制;完成50函貝葉經及永樂版《甘珠爾》編目;完成數字采集設備購置;完成數字化保護利用平臺具體建設方案設計,以及相關硬件及部分軟件采購;完成藏品綜合管理系統、數字資產管理系統研發及知識圖譜前期調研工作等。成都聯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聯合體,承擔了古籍高清掃描及圖像處理具體工作,完成了重要版本《大藏經》70函(45550頁)、貝葉經文物16函(3582頁)掃描及數據處理,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 “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2019年度)”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的正式啟動,不僅為項目實施方式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后續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起著示范作用。
 專家驗收會現場
  專家現場核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