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下午,由國家文物局機關服務中心指導,北京文博產業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北京市文物局、海南省文物局、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華夏銀行支持的中國文物文化創意產業沙龍第1期暨中國文物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文博大廈舉辦。會議由國家文物局機關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姚兆主持。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胡冰出席會議并作總結發言。國家文物局機關服務中心主任王勇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院長李六三,國家文物局信息咨詢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劉銘威,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杰出席會議并作發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秘書長楊曉波出席會議并作專題演講。 李六三院長對中國文物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多次強調要讓“文物活起來”。他認為,實現文物的活化利用,包括兩種途徑。一是讓不可移動文物“活起來”。近日,文研院與中國旅游研究院商簽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以聯合編制地方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規劃為核心內容,旨在實現文化遺產本體保護、內涵闡釋和區域旅游規劃的深度融合,為地方政府提供兼具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學術支撐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全鏈條咨詢服務。二是讓可移動文物“活起來”。除了文物展陳展示、文獻出版外,更多的是文化創意產品的大量入市。當前,可移動文物的文創產品方興未艾。文企融合是實現可移動文物文創產品合理研發的重要途徑。其中,文物領域專業人員負責在前端對文物IP資源進行梳理,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價值。企業負責對文創進行后期研發與制作。雙方通過合作,實現利益共贏和協同發展。 李六三院長表示,希望未來服務平臺能夠結合自身優勢和當前文創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找準定位,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一是重點關注文物IP資源在文創產業中的法律保護和知識產權等文物政策事宜,幫助文創產品研發機構明確可開發的文物IP資源、把握文物IP資源的開發深度等,引導文創產品合理研發。二是通過服務平臺推動文創行業正向發展,幫助文博機構、文創企業深入挖掘、理解文物IP資源的多元價值,研發獨具特色且受公眾歡迎的文創產品,避免文創產品同質化生產和惡性競爭。最后,李六三院長預祝服務平臺發展順利,實現預期目標。
 中國文物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儀式
 李六三院長發言
|